装修小知识
2025-07-11 16:02:46
admin
0
明确需求与预算分配
先列 “居住清单”:比如是否要开放式厨房(考虑油烟问题)、是否需要独立书房(或多功能房)、常住人口的生活习惯(如老人需要无障碍设计,小孩需要收纳玩具的空间)。
预算分配黄金比例(参考):硬装(50%)+ 家具家电(30%)+ 软装(15%)+ 备用金(5%),避免前期超支导致后期被迫降低材料标准。
了解装修模式,按需选择
清包:业主买所有材料,只找施工队施工,适合懂行、有时间的人,缺点是耗时耗力,易因材料采购不及时耽误工期。
半包:施工方负责辅料(水泥、沙子、腻子等)和施工,业主买主材(瓷砖、地板、洁具等),性价比高,适合大多数家庭。
全包:施工方负责所有材料和施工,省心但需严格监督材料品牌型号,避免以次充好。
插座预留:沙发两侧、电视背景墙多留插座(避免后期用插线板),电视墙可留 “隐藏式插座”(装在电视柜后方,美观不杂乱),预留 1-2 个带 USB 接口的插座(方便给手机充电)。
灯光设计:别只装一个主灯,建议 “主灯 + 辅助灯” 组合(如沙发旁装落地灯、电视背景墙装射灯),营造层次感,还能避免晚上看电视时强光刺眼。
地面材质:若有小孩 / 老人,优先选防滑瓷砖或实木复合地板(耐磨、好打理),纯实木地板易受潮变形,需谨慎。
动线设计:遵循 “洗 - 切 - 炒” 流程,布局按 “水槽(洗)→ 台面(切)→ 灶台(炒)” 顺序排列,避免动线交叉(比如别把冰箱放在灶台旁边,拿食材会穿过炒菜区)。
台面高度:根据常做饭人的身高定,公式参考:身高 ÷2 + 5~10cm(比如 160cm 身高,台面高度约 85~90cm,避免弯腰或踮脚)。
收纳细节:吊柜到顶(避免顶部积灰),抽屉比柜子实用(拿取深处物品方便),可装 “下拉篮”(够吊柜高处物品不用爬凳子)。
干湿分离:淋浴区用玻璃隔断(比浴帘更耐用、防潮),地面做 “挡水条”(高度约 2~3cm,防止水外流),地漏选 “T 型芯”(防臭效果比普通地漏好)。
防水工程:淋浴区墙面防水刷到 1.8m 高,其他区域刷到 30cm 高,卫生间门口外侧墙面也要刷 30cm(防止渗水到客厅),做完防水必须闭水试验 48 小时以上。
收纳与实用:镜柜选带储物功能的(放护肤品不占台面),马桶上方装置物架(利用垂直空间),预留 “智能马桶插座”(哪怕现在不装,以后想换也方便)。
窗帘选择:选 “遮光 + 隔音” 双层窗帘(尤其临街卧室),轨道装在顶面上(比装在窗框上遮光更严实)。
插座位置:床头两侧插座高度约 70cm(避免被床头柜挡住),预留 “床尾插座”(方便给手机、投影仪充电)。
衣柜设计:衣柜深度 55~60cm(挂衣服不拥挤),内部划分 “挂长衣区、挂短衣区、叠放区、裤架区”,根据衣物数量调整比例(比如女生长裙多就多留长衣区)。
材料选购:
别迷信 “进口”,国产知名品牌(如瓷砖选东鹏、蒙娜丽莎,地板选圣象、大自然)性价比更高,注意核对型号(避免商家用同款低端产品替代)。
辅材别省钱:水泥、腻子、水管、电线等 “隐蔽工程材料” 必须达标(如电线选国标的铜芯线,水管选 PPR 管),后期维修成本极高。
施工监督:
墙面处理:基层要铲到水泥层(尤其是老房,原墙面腻子可能不牢固),刷漆前先刷 “墙固”(防止起沙),乳胶漆至少刷 2 遍底漆 + 2 遍面漆。
电路改造:所有电线穿管,强弱电管保持 30cm 以上距离(避免干扰),每根管内电线占比不超过 40%(方便散热和后期换线)。
省钱思路:
硬装简单耐看为主(如墙面刷纯色乳胶漆,比复杂造型更省钱,也易翻新),软装(窗帘、挂画、绿植)提升风格更灵活。
非承重墙可砸(需物业同意),用 “玻璃隔断” 替代实体墙(增加采光,省钱又显大)。
墙面:用手电筒侧照,看是否有鼓包、开裂、刷痕,手摸无掉粉。
地面:瓷砖空鼓率≤5%(边角空鼓不超过 10%),地板无松动、异响,拼接处平整。
水路:打开所有水龙头,看排水是否顺畅,水管接口无渗漏(可用纸巾擦拭检查)。
电路:所有插座用 “验电器” 测试(确保零火线、地线接对),开关能正常控制灯具。